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,厚植青年家国情怀,近日,我校“政”青春大学生理论宣讲团走进陶寺遗址博物馆,开展“溯源最早中国,赓续价值血脉”主题教育活动,在文物实证中感悟文明脉络,在理论研学中凝聚时代担当。
在博物馆展厅,宣讲团成员跟随讲解员,深入了解陶寺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核心支点的重大意义。从出土的玉琮、龙盘等礼器,到复原的宫城布局、观象台模型,专家以“都城规划”“礼仪制度”“科技成就”为脉络,揭示陶寺文化如何通过宫室建筑、天文观测、玉器文明等,展现早期国家的形态与“多元一体”的文明特质。成员们驻足观看刻纹陶片、彩绘陶器等文物,在“陶寺与良渚文化交流”“龙图腾的融合演变”等讲解中,直观感受中华文明起源的包容性与创新性。
成员们纷纷表示“在陶寺文物前驻足,才明白‘最早中国’不是遥远的传说,而是先民智慧凝结的实证。”“陶寺文化印证了‘多元一体’的文明底色,我们要把这种包容精神融入理论宣讲,让团结理念扎根更多人心中。”带队教师表示,此次活动将“行走的思政课”与理论宣讲结合,旨在让青年在触摸文明根脉中坚定文化自信,在阐释历史逻辑中深化理论认同。
下一步,“政”青春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将通过“实地探访+理论阐释+实践传播”的模式,引导青年在溯源历史中筑牢信仰之基,在传承文明中勇担时代之责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生动教材。(王佳/文 王泽田/摄)



“政”青春大学生理论宣讲团走进陶寺遗址博物馆
初审:段童瑶
复审:李 磊
终审:陈 琳